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支撑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试平台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,强化制造业中试能力支撑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省教育厅、省科技厅及省国资委,印发《江西省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旨在通过系统布局三种中试平台建设类型,全面提升六种关键中试服务能力,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:
一、布局三种中试平台建设类型,打造多元共生新生态
《方案》根据建设主体不同,规划了三条各具特色的中试平台建设路径,形成协同发展格局。
企业主导型中试平台:强链增效的“助推器”
由企业主导,核心是面向上下游开放共享。采用“设备共享+技术输出”模式,开放自身应用场景,带动全产业链技术、产品和工艺协同迭代,旨在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。
政府园区主导型中试平台:普惠服务的“基础设施”
由地方政府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,采用“政府投资、专业运营、机构支撑”模式。突出公共服务属性,为区域内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,提供检验检测、场地租赁、技术咨询等普惠服务,降低创新成本,是产业集群的培育池。
研发机构主导型中试平台:成果转化的“桥梁”
由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主导。依托其顶尖人才、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,重点为实验室成果提供工程化、产品化的验证环境,致力于破解“死亡之谷”,是技术研发转化和孵化科技企业的重要策源地。
二、提升六种关键中试服务能力,锻造全链条服务新优势
《方案》明确要求提升六种关键中试服务能力,构建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服务体系。
新产品生产验证:确保新产品能从试制顺利过渡到批量生产。
生产工艺参数优化:寻找最优生产参数,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率。
技术研发转化孵化:为实验室科技成果提供技术熟化、验证、孵化和商业化一站式服务。
小批量试生产:满足市场推广、客户送样等前期试产需求。
仪器设备共享:开放共享仪器设备,降低企业研发成本。
设备应用验证:为首台套装备、新软件提供真实场景测试。
三、构建“四位一体”赋能体系,锻造中试核心驱动力
《方案》提出通过提升中试平台“专业化、数智化、自主可控”的核心服务能力,健全其市场化运营与自我造血机制,汇聚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,并强化“选、用、育”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支撑,四位一体共同发力,全面锻造中试平台的核心驱动力,以赋能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建立全方位支撑保障机制,激发中试平台内生新动能
《方案》提出多部门协同联动、差异化财政支持、多元化金融保障及全链条业务拓展,系统破解中试平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推动平台从"政策输血"向"自我造血"转变,最终激发其可持续运行与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